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他的作品惊艳世界!

阿诺
2019-05-17
  • 平面
原创 5141人阅读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

5月16日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逝世

享年102岁

虎哥在中学时

学过这样一篇课文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记叙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

祖籍苏州的美籍华人贝聿铭


“用尺和笔”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

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

他是大半个世纪以来

世界建筑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他以一个个经典之作

在世界建筑之林书写下华人的名字

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祖籍为苏州

他的童年在苏州狮子林度过

整个园林都是他玩耍的地方

这段经历被认为影响了他以后的建筑观念


“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贝聿铭

经典作品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

此建筑展示了苏州悠久历史、文化底蕴

继承和创新地采用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

追求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亮点为: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

四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元素

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利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

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新馆园艺造景设计

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

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

创意山水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

创造性地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2006年

贝聿铭庆祝苏州博物馆开馆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法国

在设计时,贝律铭使用了玻璃材料

使金字塔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

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

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难题

他反对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

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

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反映周围建筑物

是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敬意的表现

塔身总重量为200吨

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

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

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

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法国人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一颗巨大的宝石。”

1989年3月

摄于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前


香山饭店

北京

在贝聿铭眼中

这个皇家园林遗址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

凉亭、宝塔分布得错落有致

俨然一副古代画卷

他不再犹豫:“我们就在这儿建吧。”


中国银行

北京

中国银行总部位于西单十字路口

南北向是热闹的商业街

东西向则是北京最重要的城市轴线

——长安街,离天安门很近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香港

香港中银大厦

楼高七十层

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

外形极富想象力

新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与汇丰银行毗邻

而随着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中国

这座新大厦所担负的使命不言而喻


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

东馆附近有许多重要的纪念性建筑

东馆的设计既要与周边相得益彰

又要满足当时的馆长的要求

不能类若神殿、过于庄严

也不能过于灵活、大而无当

而应给人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

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

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同时,又具醒目效果

这种独特的设计

使其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上

水幕、喷泉跌落而下

日光倾泻,水声汨汨

因为这项建筑设计

贝聿铭蜚声世界建筑界

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1978年6月1日

贝聿铭出席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


历史博物馆新翼

德国

德国历史博物馆由两部分建筑组成

位于菩提树下大街上的

是有300多年历史的柏林军械库

是柏林第一座巴洛克式大型建筑

这大街上最古老的建筑后面

就是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

建成于2004年

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

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

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

在每一个楼层

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

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

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边上形成了拱形

谈到博物馆新楼的特色时

贝聿铭说:“我设计的楼梯塔是有些好奇,但是它应该是这样的。”

他接着说:“它应该引诱人们在这个大楼里走动,充满好奇与享受。”


美秀美术馆

日本

距离京都一小时车程的隐秘处

有一家美术馆

要到达这座美术馆

必须要通过一个极长的通道

与一个凡俗的世界隔绝

才能到达新的境界

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

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

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

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这种建造方式

将保护自然环境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

这一设计清楚体现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

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

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

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

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

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

都围绕着一个主题

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

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

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

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


澳门科学馆

澳门

澳门科学馆占地面积六万二千平方米

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

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

这三部分的功能分别是展览厅、天文馆和会议中心

建筑物的外墙以银灰色的金属铝板饰面

辅以深色的花岗岩

从远处眺望,外形科学味甚浓

贯彻了贝聿铭喜爱几何图案的建筑风格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

这是91岁高龄的贝聿铭呕心沥血之作

他为了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

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

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

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

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

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

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

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贝聿铭力图创造一座建筑博物馆

涵盖伊斯兰建筑精华

因为他不想让博物馆湮没在周边新建建筑中

所以如今博物馆所在的独立人工岛

是卡塔尔政府应贝聿铭的要求而特意建造的


虎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