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能提升颜值?今天为你解析背后原理

K先生
2021-12-20
  • 平面
原创 2084人阅读

研习设订阅号

设计干货 杜绝注水


自从全民戴口罩以来,

大家都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街上行人的颜值普遍提升了。

人类的大脑在识别图像时,会倾向于将零散的片段识别成完整的整体。这种整体化的倾向,会让大脑把这个整体中含糊不清的部分自动补出来。所以当你看到一个戴着口罩的人,就会自动把他被口罩遮住的面容脑补出来,而且这种脑补往往带着主观审美的美化。

这属于Gestalt Psychology的范畴,翻译成「完形心理学」,音译过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由Max Wertheimer、Wolfgang Köhler和Kurt Koffka创立。「完形心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很广泛的。比如人们会倾向于认为长脸的人有着更高的身高,长相可爱的人性格也更亲和。

由于完形心理学和视知觉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设计领域被广泛的应用。比如下图:

▲ 即便元素是零散的、不连续的,也不妨碍你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米奇)来识别是吧。

▲ 你是不是会默认中间有一扇“黑色的门”?

▲ 相信你不会认为这只是几个细长的红白色块,而是一个藏在阴影中的女人,对吧!你看,当你看不清全部信息但却依然有辨识度的时候,就是完形心理在发挥作用。



「完形心理」在绘画领域的应用远不止上面这些。大家都知道,绘画追求的更多是一种“看起来像”。但怎样画才能又“偷懒”又有辨识度呢?下面我给大家归纳了4种无论在图形、数码插画还是传统绘画中,都比较常用到的「完形心理」的使用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绘画领域的大师是怎么做的。这是Ilya Glazunov的作品 《Nina in a FurCoat》,相信你可以识别出Nina围着一条有厚度的毛茸茸的皮草围脖。

但是放大了看你会发现,围脖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也没有一根根的铺满绒毛。整条围脖可以概括的看为是由参差不齐的外轮廓+灰调+几笔像绒毛的笔触,来让你的完形心理发挥了作用。

莫奈更是深谙此中道理。用剪影替换物体本身的复杂性,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他漂亮梦幻的色彩上。在似像非像之间,留给人们遐想的空间。

前人的各种开创性的实验,极大丰富了现代插画的创作形式。回归到现代的作品,你肯定见过下面这类场景插画。是不是能发现它们本质上和莫奈的表现手法异曲同工呢?看似复杂丰富的视觉效果,其实也是利用「完形心理」营造出来的。

不信我们放大画面:

是不是里面什么都没有?

只有剪影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光影。


看到这里,相信你发现了第一个应用重点:有辨识度的外轮廓!没错!外轮廓确实是最容易被识别出来的。

只要元素的外轮廓足够有辨识度,你就可以大胆的把它一直简化下去。

当然,有时候辨识度不仅取决于个体,也取决于你画面出现的组合的合理性。利用有辨识度的外轮廓,有选择的在此基础上叠加风格,就可以创造出很多好看的插画和图形。




如果外轮廓不足够有辨识度怎么办呢?

比如下面海报里的主形象,单看外部轮廓不容易辨识这是什么。

但是添加了内部的阴影,相信你立刻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仰视视角的人头是吧!

体现内部结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光影之外,还可以用线条、色块、渐变、图案、肌理等。

有了基础的辨识度之后,再根据个人喜好继续添加内部构成。比如下图,在用色块体现出基本辨识度之后,用阴影继续丰富了画面。

用线条体现出基本辨识度再上色也是插画里非常常见的方法。




同样是场景插画,宫崎骏的动画里的草和树,辨识度更高,更写实。

但是放大了看,里面是不是依然没有一片片写实的叶片存在?

还记得前面Nina的皮草围脖吗?其实这里也可以看成一样的完形方法 :外轮廓+光影+(局部的)特点。在剪影形状和光影的基础上,增加几笔“有叶片的琐碎感的”笔触。

这样整体看就能给人一种“草和树”的感觉了。因为剪影让观众对“是什么”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阴影可以体现出物体的厚度或内部结构,再提取一点特征,在局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暗示下,辨识度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这张插画也是选择在这样的完形方法上叠加风格的。

下面两幅作品则是在此基础上用线条替代了阴影来体现内部结构。

也有些物体的特征就在内部结构上,比如三文鱼的纹路。

话说刚才我为什么要在解决前面加上「基本」二字呢?因为我们的视知觉,是由我们对物体的视觉经验所决定的,比如人头上方的黑色块很自然会被联想为头发,因为脸、头发是成组出现的,这是生活经验赋予大脑的印象。所以绘画元素的辨识度,和生活常识、组合的连贯性也息息相关。Nina的皮草围脖如果不是围在Nina的脖子上而是围在神舟十三号上,相信画的再像.....你也不一定认得出来这到底是什么。

当然,基于这一点,也诞生了很多创意作品,比如蒙太奇,比如下面的图形。



有一种「完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图形中表现更加耀眼。就是刚刚提到的“提取特征”。

我们的大脑在接收视觉信息的时候,会立刻提取出眼前物体粗略的结构本质,达到简化吸收的目的,比如下图:

你会自动把它们看为a,不太可能是b或c对吧?

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提取特征」的特点,比如下面的池塘:

儿童本能的直接提取了池塘的两个特点:方形、有树环绕,而排除掉了其他次要的信息,看似不合理,但依然能让你明白想传达什么。有些时候,这种简化也许更能直观的传递信息。比如表情包的流行,就源于大家在交流过程中只想简单直接的传递一种表情。

当然,有些物体的外轮廓也是特征之一,这也是单凭剪影可以做到有基础辨识度的原因。有时候这些特点是相连通的。


前面说到的这4种tips,属于在绘画领域里(传统绘画、插画、图形等),都比较通用与基础的一种归纳。图形本身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应用到「完形心理」的角度是非常开放多元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下图形里更多的「完形」表现形式:


▼连续性:断开的线条。

此处既可以看成在「外轮廓+内部构成」的基础上打断线条(下图a、b),也可以看成在「提取特征」的基础上适当延伸轮廓线(下图c),侧重点不同。


▼经过「提取特征」并放大这种特征(夸张变形)的外轮廓。


▼简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也可以被看成是“提取特征”的一种。本质上和前面讲的儿童画的原理类似:直观提取信息,忽略掉次要的因素。忽略的办法就是让藏在阴影里的元素直接与背景融为一体,既去除了不必要的元素干扰,又体现了神秘感。


▼上一种的进阶:正负形。在这些作品里,哪个是图形,哪个又是背景呢?

在第一张图里,虽然面积小又相对封闭的鸽子在理论上更容易被识别为「图」,但是作者给亲吻的情侣赋予了有前进性质的红色,就使得这种「图-底」关系不明确起来。


▼假如你就想用抽象的形状却担心辨识度怎么办?不怕,加文字呀!读了文字说明,大家就都知道你画的是什么图形了是不是?(机智)



介绍了这些,

想必你对绘画里的「完形心理」

有了新的认知。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

我们下次再见!


参考资料:《艺术与视知觉》《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图片来源:①设计师:FEBIN RAJ ②设计师:FEBIN RAJ ③设计师Zenji Funabashi ④设计师:Bráulio Amado ⑤设计师:Masha Shishova ⑥设计师:Celia Lewis ⑦设计师:Sara Andreasson ⑧设计师:Karan Singh ⑨设计师:Zenji Funabashi ⑩设计师:Adam Goldberg ⑪设计师:Tomasz Woźniakowski ⑫设计师:Cristina Daura ⑬设计工作室:Fireart Studio ⑭设计师:Roger Duvoisin ⑮设计工作室:Norio Nakamura中村至男制作室 ⑯设计师:YUKA ⑰设计师:Wasilewski Mieczyslaw ⑱设计师:SUSIE AMINIAN ⑲设计师:Tom Guilmard ⑳设计师:Sujin Kim 21设计师:Ashley Percival 22设计师:kehao chen 23设计师:原田光



本文原创,未经作者允许不可转载!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研习设!


虎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