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首页 > 平面设计 > Photoshop

调色原理

ps如何通过调色原理进行人像调色

  使用ps进行后期图像处理的时候,经常会通过色彩调节对图像进行加工,不同的色彩调节加工出的图片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于调色这个步骤,很考验人对色彩的敏感性,不过不管用什么颜色进行调色,都要遵循色彩搭配原理才能调出合适舒服的色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调色原理进行人像调色?

  

  1.打开ps,导入素材。打开【滤镜——Camera Raw】,在【基本】选项卡中,设置【色温】为8100,【色调】-4,【曝光】+0.95,【高光】-73,【阴影】+43,【白色】-28,【纹理】+24,【清晰度】+10,【去除薄雾】-1,【饱和度】-1,【自然饱和度】+12。将【色调曲线】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2.点击【HSL调整】,点击【明亮度】,设置【橙色】+10,【红色】-13,【黄色】-23。点击【饱和度】,设置【红色】+18,【黄色】-46。点击【色相】,设置【黄色】+6。点击【打开图像】,打开【修补工具】,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3.按【Ctrl+Shift+X】液化,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打开【图章工具】,设置【不透明度】为99,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4.按【Ctrl+J】复制图层,点击【图层1】,打开【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设置【半径】为2,点击【确定】。点击【图层1拷贝】,打开【图像——应用图像】,设置【图层】为【图层1】,设置【混合】为【减去】,【缩放】为2,【补偿值】为128,点击【确定】。将【正常】改为【线性光】,具体如图所示。

  

  5.按【Ctrl+J】复制图层,新建【曲线图层】,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点击【图层1】,按【Ctrl+J】复制图层,打开【滤镜——Imagenomic——Portraiture】,点击【吸管工具】,点击【人脸】,点击【确定】,具体如图所示。

  

  6.设置【不透明度】为77,按【Ctrl+Alt+E】盖印所选图层,新建【黑白】观察层。打开【仿制图章工具】,设置【不透明度】为30,具体如图所示。

  

  7.按【Ctrl+Shift+N】新建图层,设置【模式】为【颜色】,点击【确定】。点击【吸管工具】,按住【Alt】吸取口红颜色,设置【不透明度】为20,点击【画笔工具】,将嘴唇补色,设置【不透明度】,新建【曲线图层】,按【Ctrl+I】蒙版反向。打开【画笔工具】,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8.按【Ctrl+G】图层编组,按【Ctrl+Alt+E】盖印所选图层。点击【颜色查找】,点击【3DLUT文件】,点击【2395】,设置【不透明度】为83。点击【颜色查找】,点击【3DLUT文件】,点击【C1】,设置【不透明度】为25,删除【黑白图层】,新建【曲线图层】,把【正常】改为【明度】,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9.点击【照片滤镜】,点击设置【滤镜】为【冷却滤镜(82)】,设置【不透明度】为28。点击【可选颜色】,在【颜色】选项卡中,点击【黑色】,设置【青色】+7,【洋红】-1,【黄色】-9, 具体如图所示。

  

  10.点击【色相/饱和度】,点击【红色】,设置【色相】-2,【饱和度】-10,【明度】+16。点击【黄色】,设置【饱和度】-4,【明度】+25,按【Ctrl+I】蒙版反向。打开【画笔工具】,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11.新建【曲线图层】,按【Ctrl+I】蒙版反向,打开【画笔工具】,按【X】切换前背景颜色,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点击【颜色查找】,点击【3DLUT文件】,点击【Moonlight.3DL】,设置【不透明度】为14,点击【照片滤镜】图层,设置【不透明度】为37,具体如图所示。

  

  12.点击【曲线4】图层,新建【曲线图层】,按【X】切换前背景颜色,打开【画笔工具】,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按【Ctrl+J】复制【图层4】,打开【滤镜——锐化——USM锐化】,设置【数量】为121,点击【确定】。按【Ctrl+Shift+X】液化,具体如图所示。

  

  13.新建【曲线图层】,打开【画笔工具】,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按【Q】快速蒙版,打开【画笔工具】,选择【眼睛】区域,点击【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22,【对比度】为24,具体如图所示。

  

  14.按【Ctrl+Alt+E】盖印所选图层,按【Ctrl+Shift+X】液化,点击【钢笔工具】,选择【眼球】,按【Shift+F6】羽化选区,设置【羽化半径】为1,点击【确定】。按【Ctrl+Shift+N】新建图层,按【Alt+Delete】填充前景色,具体如图所示。

  

  15.打开【窗口——扩展功能——Delicious Retouch Plus】,将图层名称设置为【美瞳】,点击【美瞳】,点击【继续】,设置【不透明度】为67。点击【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10,【对比度】为23。打开【画笔工具】,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16.点击【亮度/对比度2】图层,点击【色相/饱和度】,   点击【红色】,设置【明度】-13,【饱和度】+2。按【Ctrl+G】图层编组。导入素材,将文字拖入图片,按【Ctrl+T】自由变换,将其调整至效果图所示。

  

  17.最终效果具体如图所示。

  

  通过上边具体的案例操作展示,我们学习了色彩原理的搭配方法,不同风格的图片需要相应的颜色点缀,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调色原理的学习,也增加一些色彩的敏感性。

  

  

  本篇文章使用以下硬件型号:联想小新Air15;系统版本:win10;软件版本:ps(cc2017)。


PS调色原理知识介绍

  学调色之前应该先了解色彩的明度、纯度、饱和度等属性,对色彩有了基本的认识,起码一看到某种颜色,就能大致确定它是由哪些属性的颜色构成的,这样你调色的时候就不会茫然了。现在小编就来教大家一些PS调色原理的基本知识。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色彩的元素,也就是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饱和度,明度。

  

  2.色相:在0-360°的标准色轮上,色相是按位置度量的。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是由颜色名称标识的,比如红、绿或橙色。黑色和白色无色相。色环间隔120度为补色,比如红跟绿,黄跟紫,蓝跟橙。色环间隔180为对比色,比如红跟青,黄跟蓝,绿跟洋红,间隔较小为临近色。

  

  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为0时为灰色。白、黑和其他灰色色彩都没有饱和度的。在最大饱和度时,每一色相具有最纯的色光。

  

  亮度:是色彩的明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2.了解色彩的模式与叠加

  

  (1)RGB:RGB模式就是常说的光三原色,R代表Red(红色),G代表Green(绿色),B代表Blue(蓝色)。之所以称为三原色,是因为在自然界中肉眼所能看到的任何色彩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彩混合叠加而成。我们可以看到最中间的为白色,当纯度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相加在一起时颜色为纯白。

  

  从上的加色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出,两种颜色相加时可以混合成了一种颜色。比如我们看蓝色和绿色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青色,所以说调色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色得到自己想要获得的颜色。

  

  (2)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种颜色,C代表青色(Cyan),M代表洋红色(Magenta),Y代表黄色(Yellow),K代表黑色(Black)。我们可以看到最中间的为黑色色,就是在减色色模式下(图层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色得到更多丰富的颜色。

  

  对于调色来说,了解并懂得运用色彩三要素是基础,一定要理解清楚,如果这都学不会,那你调出来的图片估计连手机app的效果都不如。希望这个分享对大家今后的调色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使用以下硬件型号:联想小新Air15;系统版本:win10;软件版本:photoshop cs6。

相关词条

最新知识

最新百科

相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