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收听 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著 1课时/20分钟35秒 9.6万人已学
本书介绍
想要加入读书交流群、获取听书推荐的小伙伴,请加小虎微信:huke-2019,备注:读书入群。
简介:
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爱慕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静。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关键词:
思特里克兰德、生活、梦想
内容亮点:
1.你应该被梦想照亮,还是被金钱呢?
2.”月亮“”六便士“有着怎样的含义?
3.最终思特里克兰德是否找到了他的月亮呢?
本期推荐书籍:
书名:《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虎课读书主创团队:
选书:主编刘莹
撰稿人:文景
审核:主编刘莹
主播:文景(女声版)、梓蓦(男声版)
校对上线:编辑谢俊轩
【女声版】月亮与六便士
时长:20分钟35秒 9.4万人学过
完整文稿
想要加入读书交流群、获取听书推荐的小伙伴,请加小虎微信:huke-2019,备注:读书入群。
前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虎课读书。
说到油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都会想到画家保罗·高更,这位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年轻时当过水手,周游过世界许多地方。后来从事证券交易工作,取得了极大成功,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人生,像是许多人的写照,本应该按着命运的安排走下去,但高更偏偏走上了另一条路。
在高更35岁的时候,他辞去了银行的职务专心绘画,后来决心投身于艺术中时,他远离现代都市,两度到太平洋南部的塔希提岛进行艺术创作和定居。在岛上,他的生活贫困潦倒,又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当听到自己最爱的小女儿死亡的噩耗时,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服毒自杀,想彻底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自杀未遂。这次事件后,他又投入到了空前高涨的艺术创作中,创作了这幅我们所熟知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那么,我们今天要解读的,就是以保罗·高更为原型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所著,记录了一个伦敦证券经纪人像是着了魔一样,执迷艺术中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讲解,以及主人公思特夫克兰德作为一个追梦人,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最终实现理想的故事。
第一部分:
毛姆的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19年,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以画家高更为原型,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这本书还在2018入选亚马逊中国年度阅读盛典40年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之一。
《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名字是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价值最低的硬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它们分别象征着现实与理想。
小说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将艺术家,道德意识混乱以及追逐梦想的勇敢者集为一身的复杂形象,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同时在他身上体现,他是一个勇敢的追梦人,在追求梦想中绽放着自己的生命力。但同时他的道德上存在一定的瑕疵,为了追逐理想抛妻弃子。在他的身上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的淋漓尽致,理想与现实就像是分水岭,为了梦想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使得“月亮”和“六便士”这种象征手法更加形象。
小说中毛姆以一位23岁的年轻作家的视角,以“我”作为叙述者,“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与书中的人物直接发生关系,在回忆中讲述了主人公思特夫克兰德在追求人生梦想的蜕变之路。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客观,小说中通过“我”与查尔斯的相遇,然后直至查尔斯离开家庭去追逐他的梦想,“我”一直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作者将文中的人物关系处理的十分巧妙,”我“与书中的人物直接发生关系,将人物角色巧妙的结合起来,将整个故事情节变得充实而丰满。
作者在书中主要塑造了五位主角,分别是小说的男主思特里克兰德、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男主的朋友戴尔克·施特略夫和他的妻子勃朗什·施特略夫以及男主在塔希提岛的妻子爱塔。并以年轻作家的视角,贯穿了整本书。他既是斯特里克兰人生的见证者,又是施特略夫的好友。虽然他并不支持斯特洛夫的人生观,但又惊讶于斯特里克兰自我燃烧生命的方式。于是,他在六便士与月亮之间,边走边思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
男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画画,抛妻弃子、放弃优质的上流生活。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序言中说到:“在这个以物质为上帝的时代,用浅薄的幸福、成功来量死你的世界,你该怎样过完你的人生?人生如梦,你是希望枕着月亮还是六便士?”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看到的便是满地的六便士;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就会抬头看见月亮。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他生活在梦中,现实被他视若无物,这就是男主思特里克兰德,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人到中年,事业有成,跟他妻子有着十七年的婚姻生活,育有一儿一女,有一个安逸舒适的家和像普通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他给人的印象就像穿着正装的车夫。他当时四十岁,长得不算英俊,但也不丑陋,因为他的五官都很端正,但它们比普通人的五官要大一些,所以有些五大三粗的感觉。他的胡子刮得很干净,那张大脸光溜溜的看上去很不舒服。他的头发是红色的,剪得非常短;他的眼睛很小,是蓝色的或者灰色的。他的外貌很普通。他不善于交际,甚至也没有迥然有别于普通人的怪异癖好,他只是个善良、无趣、诚实的普通人。人们也许会敬仰他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会敬而远之。他毫无可取之处。他也许是个安分的良民、体贴的丈夫、慈祥的父亲和诚实的经纪人,但在他身上人们找不到值得交往的理由”。
毛姆的意思就是说: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平庸至极、乏味至极、庸庸碌碌的中年男人,毛姆还进一步解释道:“其实许多人的面目都是这么模糊的,他们生活在社会有机体之内,又跳不出体制的窠臼,慢慢地也就泯然众人矣。他们很像身体里的细胞,重要是很重要,但只要是健康正常的细胞,就会被巨大的总体吞没而显露不出来。”
可是接下来,这个乏味的面目模糊中年男人,就像身体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整个人瞬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于是,在他40岁的时候,抛妻弃子,独自一人前去巴黎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临走之际,他给妻子写了一封告别信:“亲爱的艾美:我想你会发现家里的一切均已安排妥当。你吩咐的事情我都转告安妮了,你和孩子回家就有晚饭吃。我不能在家迎接你们啦。我已经决定要和你分开,今天早上我会去巴黎。到了那边我就把这封信寄出。我不会回来的。我的决定不会改变。”从此之后他基本过上了祈求别人施舍的生活,物质、名利和妻子儿女通通不需要,甚至有大半年的时间,他都靠每天一块面包、一瓶牛奶活着。
这样一个本来沉湎于声色犬马的人,面对各种诱惑又可以丝毫不动心;一个过惯了舒适安逸生活的人,却不把生活的困顿看成是艰苦。他过的全然是一种精神生活。就算是四十岁了,就算之前并没有多么正式地学过画画,就算知道自己或许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成为伟大的画家,然而还选择抛弃自己现有的一切,只因他面对理想控制不了自己,他只能叫嚷道:“我必须要画画!”“我必须要画画!”,似乎某种猛烈的力量正在他体内挣扎,这种力量非常强大,压倒了他的意志,牢牢地控制住他。
思特里克兰德的离家出走给他妻子造成了痛苦和屈辱,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她出身于英国世家,结交社会名流,举手投足端庄典雅,完全符合上流社会所要求的女性风范。她面容和蔼可亲,衣着大方得体,家居布置淡雅别致。她非常能干,家务安排得并井有条。她还是一位贤妻良母,关心孩子并使他们富有教养。她的丈夫是一位忠厚老实的证券经纪人。总之,这是一个恩爱和睦、诚实体面、不受任何灾变困扰、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家庭。然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苦心经营的安乐窝却被丈夫的出走击得粉碎。“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种种不同”,把托尔斯泰的名言在这里却颇富讽刺意味: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她完全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的丈夫,却自以为很了解。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曾满含爱意地对“我”这个旁观者谈起她丈夫,她说道:“他一点文学修养也没有,是个十足的小市民。”她认为丈夫的出走是因为有了新欢,丈夫是“跟一个女人跑到巴黎去了”,比起丈夫为了理想而抛弃她,她更能接受的是丈夫有了新欢。她根本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丈夫为了心中一个神圣的理想——“我必须画画儿”而离开她。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安慰她:“你知道吗,我不确定你的丈夫是否应该为他的行动负责。我觉得他是身不由己。在我看来,他好像被某种力量控制了,那种力量有自己的目标要催促他去实现,而他就像掉进蜘蛛网的苍蝇那样,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他好像是中了别人的魔咒。这让我想起了那些人们有时候会听到的奇怪故事,就是有的魂灵会进入别人的身体,并将那个人原有的魂魄赶走。灵魂在躯壳内是很不稳定的,可能会产生神秘的变化。如果在从前,我们会说魔鬼上了思特里克兰德的身体。”
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会离开妻子,他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假如女人爱上你,在占有你的灵魂之前,她是不会满意的。因为她自身软弱无能,所以拼命地想指挥你,你要是不彻底听她的话,她就不会满意。她的见识很浅薄,她讨厌她无法领会的抽象事物。她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她会妒忌你的理想。男人的灵魂漫步于宇宙最偏远的角落,而她却想将其囚禁在柴米油盐之中。她准备用无限的耐心缠住我,把我绑起来。她想要拉我降低到她的层次;她对我毫不关心,她只想要我归她独有。为了我,世上所有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除外:让我安静地独处。”思特里克兰德面对感情里的束缚和捆绑,义无反顾的抛弃对家庭的责任,这样做的同时伤害了太多人,这种追梦付出的代价惨痛、使人疯狂。
对于妻子认为他是有外遇了,思特里克兰德对作者这样说到,“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可怜的脑袋瓜里只容得下一件事:爱情!永远是爱情。她们认为男人离开她们只是因为他想要别的女人。你认为我是这样的傻瓜吗,会因为另外一个女人而重蹈覆辙?”
但是后来他还真有艳遇了,对象是他恩人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
施特略夫,这位善良的画家,虽然绘画天赋有限,但却对艺术却有着敏锐的鉴赏力, 他认为艺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所以把快病死的思特里克兰德送到家里疗养,他也是最早发现思特里克兰德是个绘画天才。可是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一开始非常讨厌思特里克兰德,每次见到克兰德就觉得有种莫名的吸引力,担心自己会沦陷,所以当丈夫要接克兰德在家里照顾时,她极力反对。可她还是和克兰德走在了一起,而克兰德只是想要她的身体发泄欲望,带给她的只有失望,最后她与克兰德决裂,同时这个世界充满了厌倦,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施特略夫在遭遇挚爱的妻子出轨好友思特里克兰德后又自杀的双重打击后,还是想把这位伟大的天才带回老家、希望淳朴的环境对其灵魂和创作有好处。在他心灰意冷地准备从巴黎搬到荷兰家乡去过属于自己的日子,离别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世界冰冷而残酷。没有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必须深怀谦卑。我们必须看到宁静之美。我们必须隐忍地生活,这样命运之神才不会注目我们。让我们去寻求淳朴、善良者的爱吧。他们的无知比我们的知识更可贵。让我们保持沉默,满足于我们小小的角落,像他们一样平静温顺吧。这才是生活的智慧。”
思特里克兰德在自己的理想面前,他嘲弄婚姻,嘲弄爱情,嘲弄友谊,嘲弄道德,嘲弄一切属于历史范畴的东西,他觉得它们都太小了。对思特里克兰德来说,性欲占据的位子非常小,它是毫不重要、十分讨厌的。他的灵魂追求的是其他东西。他也有强烈的情欲,他的身体偶尔会被那种欲望控制,逼得他去尽情放纵一番,但他憎恨这种让他失去自制力的本能。他甚至还会讨厌那些让他的情欲得到发泄的女人。在恢复常态之后,看到那个刚刚和他共度云雨的女人,他会感到十分厌烦。那时候他的思维会肃穆地遨游于九霄云外,他对那女人的嫌恶之情,也许就像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间回旋飞舞时,看到它刚从中胜利脱身的污秽残茧而产生的感觉。他毫不在乎那些大多数人认为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东西。他视钱财如粪土,视名声为浮云,只愿其他人别来打扰他,此外更无所求。他全心全意地追逐着他的目标,为了追到这个目标,不仅甘愿牺牲自己,也不怕牺牲别人。他有着世俗所不能理解的理想,虽然可恶,但对理想的执着也值得敬佩。
第三部分:
最终,思特里克兰德找到了他的月亮。
思特里克兰德怀着理想,带着孤独的灵魂,奔向那早已令他魂梦萦绕的陌生群岛—塔西提岛,用毛姆的话来说,那是一个“远离人类文明几千里外的南太平洋小岛”,那里充满神秘和阴郁的丛林和山涧,没有现代文明社会的等级和世俗观念,对各种各样的“怪人”饱含“同情”。这样的地方,可能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桃花源记》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人情。
如果说他是和陶渊明一样渴望逃避现实社会的纷争,倒不如说他是想要追求原始生活的伊甸园,在这里他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与一群来自四面八方,怀揣各色故事的人比邻而居,他找到了生活与创作的从容。并且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与前面貌合神离的婚姻相比,这次的婚姻生活简单而幸福。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理解他的妻子,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每天都可以在那里自由地作画。
就像毛姆所说:“我总觉得有些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偶然的命运将他们丢到特定的环境里,但他们总是对某个不知在何处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是生身之地的过客,从孩提时代就熟悉的林荫小径,或者曾在其中玩耍过的热闹街道,都无非是人生路上的驿站。他们始终把亲友视如陌路,对生平仅见的环境毫无感情。也许正是这种疏离感推动他们远走高飞,去寻找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片能让他们眷恋的土地。也许正是某种藏得很深的寻根意识,敦促这些天涯游子重返他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便已离开的故地。有时候,人会偶然造访某个地方,却神秘地感到这里就是他的归宿。这里就是他朝思暮想的故乡,尽管周边的环境他从未见过,尽管当地的居民他素未谋面,他却愿意安顿下来,仿佛这些都是他生来便已熟知的。在这里他的心终于不再躁动。”
此心安处是吾乡,思特里克兰德的心便也安顿在了这座岛上,生活看似慢慢变得变好了,但厄运一直跟随者他。他患了很严重的麻风病,因病毁容,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又双眼失明。在那间简陋的土屋里,思特里克兰德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聆听颜色,用自己的方式,在土屋的四壁画出了那副旷世奇作。他倾尽毕生之力,将自己所理解的,所洞悉的一切,都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表达得淋漓尽致。妻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也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他也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备受折磨的灵魂也终于得到了安息。
结论:
根据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只有当安全与温饱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会追求社会归属感。只有当社会归属感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会追求理想与自我实现。那么,“月亮”便是人们捡起了眼前的“六便士”后,才想起抬头去仰望的景象。可是我们的主人翁思特里克兰德却反其道而行,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放弃了本来安稳的生活,放弃了一切社会关系,去追求看似虚无缥缈的理想。作者毛姆在文字没有评判月亮与便士的好坏,而是给我们可能性,当选择便士时,也许有一轮明月在空中等你飞翔。
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心中的答案。但是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境地,什么样的年纪,受教育程度以及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有选择一生中最想为之努力的自由,这种自由只取决于我们自己,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当我们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金句:
1.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美来。
2.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真挚中也包含着一些做作,高尚中也有一些卑鄙,即使是邪恶,也蕴藏着一些美德。
3.作者应该从写作本身,从思想的宣泄中获得快乐;至于其他,都不必介意。
4.作家更关心知悉人性,而非判断人性。
5.为了使灵魂安宁,一个人每天至少该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6.爱情中如果考虑自尊,只能说明你更爱自己。
加载更多点评